浙江未來4年要花28億修煉大學內功 [ 2007-04-20 14:41 ] 繼1993年以來,時隔近15年,浙江省政府于昨天下午再次召開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。如果說10多年前,大家還都在為破解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的高考瓶頸而頗多爭議,而昨天,全省高校書記、校長們面對的卻是世紀大發展后的新的煩惱——大學的內功怎么修?
浙江的學生上大學容易了,到2006年,浙江家門口的大學達到77所,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6%,是8年前的4倍。但提高大學教學質量的呼聲也日漸迫切。快速擴張的高等教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,如何辦出特色,如何培養出真正適合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,讓學生們能上真正的好大學?一系列問題隨之引起了各方關注。
記者昨日獲悉,我省宣布實施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行動計劃”,從今年起到2010年,全省安排專項經費27.67億元,用于高等教育內涵建設,其中包括高校教學基礎工程、教學管理工程、科技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工程、高水平師資建設、中小學教師教育基地、大學畢業生就業網絡建設等6大類20項內容。
今后,受大學生歡迎的“教學型名師”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。我省宣布:獲教學成果獎、教改項目、精品課程、重點專業和實驗示范中心的帶頭人或領銜人及教學名師,與科研成果獲得者在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方面一視同仁。
今后,大學課堂也會像小學課堂一樣,隨時會有“教學巡視員”隨堂聽課、檢查教案、訪談學生等,巡視結果將作為高校教學質量評價、教師聘任評優的重要依據。
大學將推行教考分離,通過全省成立一些專業教學委員會,建設考試題庫,通過一定范圍的統考統測、同專業校際交換考試等方式,考核教學質量。也就是說,今后,學生的考試卷不會由上課的老師出,可能會出自另外學校之手。
為了強化大學生在校的實習見習環節,我省規定,高校要從學費收入安排教學支出的比例中提取5%,并按畢業班學生每年一定標準提取經費,多渠道建立大學生實習見習基金。
對于研究生培養質量,我省將啟動學位論文抽檢和評優計劃,每年評選100篇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,把論文質量作為安排研究生計劃的重要依據,對研究生培養單位實施獎罰制度。
省有關負責人透露了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藍圖:到2010年,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%,高考錄取率穩定在70%,普通高校本、專科招生比例保持在1∶1,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達到1∶10,高等教育結構進一步優化,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,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,到2020年,全省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。
本報記者王慧華
來源:中新浙江網
通訊員推薦 |